中国烹饪协会:元旦餐饮市场恢复向好 春节消费值得期待******
中新网1月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宋宇晟)2023年元旦期间,各地餐饮市场回暖,“烟火气”升腾。中国烹饪协会3日发布文章称,元旦餐饮市场恢复向好,春节消费依然值得期待。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1/04/2a32462a77c4495c9bd27fb4b5648a75.jpg)
其中数据显示,假期间北京餐饮企业客流明显回升。元旦当日,庆丰包子铺北海店同比去年增加48.3%,华天二友居亦庄店同比去年增加35%,同和居什刹海店同比去年增加26.6%,华天延吉餐厅西四店、香妃烤鸡新奥店的营收也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北京众多餐饮企业也纷纷推出节庆促销活动。
此外,各地政府为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助力居民消费。陕西、江苏等地启动元旦餐饮促消费活动;海口市联合饿了么平台投放350万元外卖消费券;广州市餐饮类消费券总金额达3000万元。业内专家表示消费券的发放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激活消费场景,支持餐饮业回归常态。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1/04/baea4113c7434b69bb470e5382557bb5.jpg)
1月2日,美团元旦消费数据显示,餐饮方面,假期前两日,全国堂食和线上交易额较上周增长超1倍,其中,江苏、浙江交易额增长超2.3倍,堂食消费恢复旺盛。
元旦小长假,线下线上消费需求同步增长,为餐饮行业注入复苏动力。大众点评必吃榜的“新年”“元旦”“跨年”主题菜品销量周环比增长6.4倍。呷哺集团旗下呷哺呷哺、湊湊火锅、欢乐烧肉趁烧等品牌,共计千余家餐厅客流增长超预期,数据显示,北京、河北、天津市场较疫情放开前同店增长320%、500%、300%以上,总体恢复到疫情前近8.5成。
线上外卖数据显示,“新年”等关键词搜索量相较节前上涨了4倍以上。从地域上看,北京荣登新年外卖订单销量榜首,其次是广州、上海、苏州、成都。从品类上看,火锅、烧烤、小龙虾、甜点饮品成为复苏最快的品类,火锅订单环比节前增长90%,烧烤订单环比增长30%。火锅也成为消费者跨年餐的最爱。
元旦期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多地放宽跨省流动限制,带动消费者出行半径扩大。携程数据显示,元旦假期跨省吃住游占比已近六成,较中秋小长假稳步提升,同比2022年元旦增长34%。
中国烹饪协会认为,随着各类扩大需求的政策举措落地显效,全国堂食、宴会、跨省旅游等活动逐渐恢复,节日的到来促使消费市场主体信心得到提振,经济发展活力重新释放,为即将到来的春节餐饮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完)
搜索
复制
中外专家建言平台经济反垄断 吁规范“市场守门人”****** (经济观察)中外专家建言平台经济反垄断 吁规范“市场守门人”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王恩博)随着平台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崛起,由此滋生的一些平台垄断行为侵害消费者利益、影响公平竞争,也引起各方警惕。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学术研讨沙龙上,多位中外专家表示,数字经济为大众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各国监管机构对其发展一直采取审慎包容态度。但未来相关领域要实现增强创新活力、降低市场进入壁垒、避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目标,还有诸多重点问题需要关注。 德国曼海姆欧洲经济研究中心院长、德国反垄断委员会成员阿希姆·瓦姆巴赫(AchimWambach)所著《不安的变革:数字时代的市场竞争与大众福利》一书近期在中国出版。该书关注的正是如何在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前提下,通过竞争政策规范数字化变革中的企业行为,并最终增进大众福利。 瓦姆巴赫表示,在强调竞争的经济政策指导下,德国规模前100大企业的营业收入占GDP比重在过去几十年中持续下降,有效保护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稳定了就业。 但他也坦言,数字化变革对这种稳态构成了冲击,领先科技企业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并在不断大量追加研发支出,不断拓展创新边界并扩大自身优势,市场集中趋势不断加强,且存在企业滥用市场势力损害大众福利现象。对此,德国和欧盟的应对方式是完善反垄断法律法规和开展国际合作,推出GAIA-X等欧洲数据平台等。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委员会近日公布了《数字服务法案》及《数字市场法案》草案,旨在明确数字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并遏制大型网络平台恶性竞争行为。 德国政府宏观经济顾问托马斯·费泽介绍,《数字市场法案》草案将大型平台企业称为“市场守门人”(Gatekeeper),因为其具有制定市场准入门槛的能力,并针对这类平台提出了“守门人法规”。此前欧盟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和执行都耗时较长,此番立法体现出对提升执法速度和效率的追求,并力图在动态和静态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规范平台经济竞争模式,中国亦动作频频。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针对互联网平台企业作出更多细化规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黄勇表示,反垄断法初衷是防止市场上出现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在数字经济中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认识数字经济领域的反竞争效果,其中有两个重点、难点问题:一是对数据属性和意义进行明确;二是结合相关市场的界定认识反竞争行为的发生场景。 在司法部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富成看来,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可预期、无歧视的营商环境是需要国家提供的制度公共品。但电商平台企业特别是超大规模的电商平台企业承担了对平台上众多市场主体的治理功能,也要在电商经济制度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协同培育平台间和平台上的良好商业生态。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监管研究部主任李强治亦指出,平台企业一系列新的经济社会角色使其在生态治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大提升,政府直接治理所有市场主体的传统模式不再适用,构建政府与平台协同的多元治理体系应是未来平台经济治理模式设计的主要方向。(完) 快盈地图 |